絕緣油介電強度測試儀的電極間距校準要點
更新時間:2025-11-22 點擊次數:40次
絕緣油介電強度測試儀測試是評估變壓器油絕緣性能的核心手段,其測試結果直接受電極結構與間距精度影響。根據國家標準GB/T 507-2002《絕緣油擊穿電壓測定法》,標準平板電極間的距離必須嚴格控制在2.5±0.05 mm。因此,電極間距的定期校準是確保測試數據準確可靠的關鍵環節。 一、為何電極間距如此重要?
擊穿電壓與電場強度成正比,而電場強度=電壓/間距。若實際間距大于2.5 mm(如2.6 mm),相同電壓下電場減弱,可能導致測得擊穿電壓虛高;反之,間距過小則結果偏低。誤差超過0.1 mm即可引起5%以上的測試偏差,嚴重影響對油品狀態的判斷。
二、校準工具與方法
推薦使用數顯千分尺或塞規(厚度規)進行測量。操作步驟如下:
斷電并清潔電極表面,去除油污與碳化殘留;
將電極調整至平行狀態(部分儀器帶調平螺絲);
用0.01 mm精度的千分尺在電極多個位置(至少三點)測量間隙,取平均值;
或插入2.50 mm標準塞規,應能輕微滑動但無松動感;2.55 mm塞規則不應通過。
三、常見問題與注意事項
電極變形:頻繁擊穿易導致電極邊緣燒蝕或翹曲,需定期檢查平面度;
自動升降機構誤差:全自動設備依賴步進電機定位,長期使用后可能出現機械偏移,建議每6個月由廠家或計量機構校驗一次;
環境溫度影響:金屬熱脹冷縮雖微小,但在高精度實驗室中仍需在20–25℃環境下校準;
校準記錄:每次校準應記錄日期、實測值、操作人,并納入設備檔案,以滿足CNAS或CMA評審要求。
四、標準依據
除GB/T 507外,IEC 60156也明確規定電極間距為2.5 mm,公差±0.05 mm。進口設備雖結構不同,但核心參數一致。
總之,電極間距看似微小細節,卻是絕緣油測試“精準性”的基石。只有堅持規范校準,才能真實反映油品絕緣水平,為電力設備安全運行提供可靠依據。